钢轨纵横 流动的上海更繁华

发布时间:2020/8/24 11:56:31

——铁路助力上海人民乘风破浪奔小康纪实
 
  大江奔流,一如千年。古老的入海口上海新颜焕发,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大陆东方。
 
  通江达海的上海,依托密集的高铁网,擎起长三角地区发展的龙头,与苏浙皖三省共画都市“同心圆”、共下发展一盘棋、共建高质量发展“样板间”。
 
  都市圈借力高铁扩版图
 
  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人便其行是重要基础。
 
  “现在想想,有点后悔。”说起过去,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经理张小姐有些不好意思,“前几年,公司想把我从无锡提拔到上海总部担任区域经理,我一直犹豫,最后还是拒绝了,因为当时从无锡到上海坐火车要两个多小时。没想到,现在从上海到无锡坐高铁只要40分钟。换作现在,我绝不会放弃升职的机会。”
 
  从无锡到上海,原先走的是沪宁铁路。它是中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将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5座散落在长江南岸的城市与上海串连在一起,成为中国重要区域经济板块长三角的重要一“边”。
 
  2007年4月18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在沪宁铁路上运行,上海至南京的旅行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如今,沪宁间先后开通了时速350公里的沪宁城际铁路和京沪高铁,两地的时空距离缩短至1小时左右。
 
  以速度取胜的高铁,改变了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随着长三角地区的高铁建设成网,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已经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0.5至3小时高铁都市圈,沪杭、宁杭、杭甬、杭长、合福等20多条高铁构筑起快速客运网络。
 
  如今,由上海、上海南、上海虹桥三大客运站以及上海西、南翔北等客运站组成的上海铁路客运枢纽,日常开行高铁列车超过400对,每年还以9%的增幅增长,每日运营时间内平均1分多钟就有一趟高铁列车驶离或到达上海。
 
  为满足上海日通勤、周通勤旅客的需求,铁路部门在早高峰8时前开行苏州、昆山、嘉兴、杭州至上海的高铁动车近20对,周末增开上海至无锡、南京、合肥、安庆、六安等地的动车组20多对,有效放大了长三角地区同城效应。同时,他们还提供了中心城市间整点直达、热点景区旅游列车等客运产品,让“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可能。
 
  便捷快速的高铁还缩短了上海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时空距离。人们从上海出发,1小时内可到无锡、常州、杭州;2小时内可到镇江、南京、金华、宁波;3小时内可到合肥、蚌埠、徐州、芜湖、温州、丽水;4小时可到黄山、安庆、南昌;5小时可到武汉、福州、北京;7小时可到广州、厦门、西安;9小时可到贵阳、太原;12小时可到重庆、成都、昆明、哈尔滨……一日可达的城市已覆盖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和华南等全国大部分地区。
 
  依托高铁升级服务功能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形成有影响力的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推动上海品牌和管理模式全面输出,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服务。
 
  在闵行区华漕镇长大的刘琪做梦也没想到,过去偏远的郊区小镇如今变得如此高大上。为建设虹桥商务区,她的老家已拆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耸的商务大楼、一排排整齐的商品房、一个个华丽的购物商场,仿佛另一个徐家汇商圈。
 
  近年来,随着上海虹桥站投入使用,上海市政府开发建设了虹桥商务区。7年来,虹桥区域化发展效应已经显现。很多企业采用“将中国区或长三角区域总部设于虹桥商务区、将制造工厂挪至长三角城市”的发展模式,借助高铁搭建总部与工厂通道,进一步降成本增效率。目前,虹桥商务区入驻企业已超过1.6万家,其中包括300多家开发商总部和上市公司区域总部。
 
  产业布局自有市场之手调配,经济要素总会向着效率最大化流动,虹桥商务区正是这一效应的一个缩影。高铁时代加速了人流、物流的流动,与之相伴的是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及其产生的辐射力,生产要素动起来,经济也就火起来了。
 
  随着高铁的延伸效应,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的引领能力不断突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上海建立自贸区后,不断向高端服务业转型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生产基地外迁,并将跨国中心、结算中心放在上海,推动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非核心功能疏解,以及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能力的不断提升。
 
  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人才的安居乐业。铁路,尤其是高铁,其便捷性使人的跨城流动变得更容易,“双城”生活逐渐成为长三角地区市民生活的一道风景线。近年来,每年上海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17万人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非上海生源毕业生留沪比例在80%以上。上海的高房价并没有让这些年轻人退缩,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铁建设成网、出行便捷,让部分年轻人选择在上海就业,在长三角一小时交通圈内购房置业。
 
  如今,整个长三角地区,一个以“上海知识型服务业体系”“杭州现代商务休闲、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高附加值产业体系”“宁波现代物流商贸和电子商务为主的商贸产业体系”“苏州、无锡、常州等区域特色新型制造业产业体系”为核心的区域联动发展新模式正在形成。
 
  助力城市群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
 
  6月5日,上海至苏州至湖州铁路开工,这是铁路部门加强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完善长三角地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交通网络布局而精心打造的又一条标志性城市走廊。
 
  切实发挥铁路运输比较优势,更好服务长三角经济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铁路部门聚焦构建长三角地区区域高度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科学有序、安全优质抓好铁路建设项目实施。今年底,长三角地区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3万公里,其中高铁将到达5300公里。
 
  未来,上海将拥有11条对外铁路通道,客运枢纽将打造上海、上海虹桥、上海南、上海东、上海北五大枢纽车站;货运枢纽将打造南翔路网型编组站,外高桥、闵行、石湖荡、徐行4大物流基地,以及北郊城市配送、杨浦站冷链运输等专业物流基地,更好地服务上海城市建设发展。
 
  铁路建设的高歌猛进,释放了普速铁路的运能,为上海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货运保障。铁路部门在上海地区重点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组建上海港、中海、铁路等各方参与的合资公司,大力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目前已启动上海芦潮港海铁联运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外高桥港区铁路及集装箱办理站建设。通过增加铁路运量,有利于减少公路运输对生态环境和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为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作出贡献。
 
  走进上海安亭商品车物流基地,一排排大众汽车整齐停放在股道边,占地2.2万多平方米的货场令人震撼。紧邻上海大众集团公司的铁路商品车物流基地,可容纳650多辆商品车,铁路高效、便捷的运输方式,吸引了每年近13万辆商品车运量。
 
  在地处江海交汇处的上海,拥有年集装箱吞吐量世界领先的港口。近年来,铁路部门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与上海港等单位共同组建上海港海铁联运有限公司,用好上海市优惠政策,推行“到站视作进港,出港视作上路”的运营模式,补强铁路设施尚未直通码头的短板,压缩“最后一公里”物流成本。他们还开行上海至成都方向沿江班列5列,为上海发挥对中西部地区辐射作用提供了快捷的物流通道。
 
  7月下旬,一列满载42只标准箱冰箱的铁海联运班列从合肥北物流基地出发,13个小时后抵达上海芦潮港后乘船发往东南亚、北美等地区,标志着合肥北至芦潮港铁海联运班列正式开通运营。在上海区位优势的辐射带动下,安徽中部、江苏北部等地区相继构建起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体系,为推动长三角区域人员、物资、资金、技术、信息加速流动,深化跨区域合作,形成一体化发展市场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
 
  坐拥高铁网,共舞长三角。风云际会的上海正凭借铁路优势,充分发挥作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作用,推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让黄浦江畔的未来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