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龙舞山水 之江入画来

发布时间:2020/8/25 16:46:01

——铁路助力浙江人民奋斗美好生活奔小康纪实
 
  气势如虹的长三角大地一片生机勃勃。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开启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又一个“加速度”。
 
  浙江,作为这片热土的南翼,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从杭嘉湖平原到瓯江两岸,从东海之滨到浙西山麓,青山绿水间,一条条高铁纵横其间,为这片色彩斑斓的土地注入强劲的发展动能。
 
  拓展都市圈 畅通微循环
 
  2010年10月26日9时,上海虹桥至杭州G5001次、杭州至上海虹桥G5002次列车同时相向发车,全长202公里的沪杭高铁正式投入运营。杭州至上海间从此“同城”,浙江开启高铁时代。
 
  沪杭高铁改变了浙江人的长三角视线。该线路通车后,嘉善到上海虹桥最快只需20多分钟。对这个新的时空距离,嘉善人异常兴奋——不仅产业上连成一体,城市管理、公共服务还可以无缝对接。通车效应显而易见,一方面,为嘉善较低生活成本、优良生态环境所吸引,越来越多的上海白领来到嘉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嘉善与上海无缝对接,吸引了浙江的优秀民营企业到嘉善发展。
 
  “过去我们主动‘向上靠’,现在沪浙‘两头热’。”浙江嘉兴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常务副主任戚红炳说,公交化运营的沪杭高铁给嘉兴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加强都市圈间合作互动,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进上海大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协调联动。这其中,浙江占据两席。
 
  杭甬高铁、宁杭高铁、沪昆高铁杭长段等线路相继开通运营,在浙江境内形成两小时高铁交通圈,无论横穿还是纵贯,走出浙江都只需2个小时,同时将湖州、台州甚至皖南、赣北、赣东北纳入长三角“同城网络”,进一步增强了浙江在长三角地区的辐射能力。
 
  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既要拓展都市圈的交通动脉,也要畅通城区间交通微循环。铁路,无疑可以做得更出色。
 
  2017年6月17日,浙江首条市域铁路——宁波至余姚城际铁路正式运营。该线路全长48.7公里,车体采用CRH6F新型动车组,8辆小编组开行,最高时速160公里,单趟运行时间近40分钟,乘坐环境温馨舒适。
 
  宁波至余姚城际铁路为沿途民众搭建了市县交流的“经济桥梁”。这条市域铁路的开通运营方便了沿线市民的出行和生产生活,进一步提升了城市辐射力和影响力,带动了宁波市区与余慈地区同城效应的显现。3年来,这条铁路发送旅客超300万人次。
 
  在宁波以西约110公里的绍兴,2018年4月18日,首趟“鉴湖号”市域列车从绍兴站驶出,沿着萧甬铁路向东行驶,21分钟后抵达上虞站。至此,绍兴成为继宁波之后,浙江第二座开行市域列车的城市。
 
  绍兴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市域列车采用国内先进的CRH6F-A型动车组,每列由4节车厢组成,额定载客量663人,一天为6至8个班次,市民可通过现场购票和刷公交卡、市民卡等多种途径乘坐。
 
  融合促发展 释放新动能
 
  作为市场经济的先发省份,浙江较早遭遇“成长的烦恼”,生态环境一度面临较大压力。
 
  铁路全力落实调整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货运量的要求,积极实施货运增量行动,推动货运“公转铁”,大力发展铁海联运,为浙江经济换档升级贡献铁路方案和铁路智慧。
 
  宁波舟山港作为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铁路部门强化路港合作,创新服务方式,畅通内陆地区与东部口岸之间的物流通道,共同推动浙江地区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
 
  借力铁路扩大宁波舟山港的辐射范围。铁路部门加强通道运力保障,目前已开辟15条宁波铁海联运班列线路,业务以浙江省内为主,辐射全国15个省区市的50个地级市,内陆无水港达16个;同时,增加运力支持,在长三角以空重联运、固定车底的方式开行宁波铁海联运循环班列,目前已开行义乌、金华、绍兴、萧山、湖州、长兴、合肥7个方向“天天班”,义乌已突破一天3班次,湖州达一天2班次。
 
  路港融合持续发力,驱动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宁波舟山港港口负责人介绍,2019年铁海联运业务量超8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超过33.3%。今年7月份当月完成铁路货运量229万吨,同比增长22%,创月度历史新高。
 
  义乌,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和重要的国际贸易窗口,凭着互联网、铁路网“两张网”的创新实践,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再次起跳。
 
  一声风笛长鸣,满载着出口货物的中欧班列从义乌再次启程。自2014年11月18日首趟义乌至马德里中欧班列开行以来,成千上万种“中国制造”通过中欧班列一路西行,横贯整个亚欧大陆。中欧班列的顺利运营,带动了享誉世界的“浙江制造”和近4000个交易市场的发展,奠定了浙江成为市场大省和流通大省的坚实基础。
 
  张吉英作为一名“搭乘”中欧班列奔小康的义乌雨伞商人,十分感慨:“雨伞是季节性产品,通过中欧班列,运输时间只需16天,比以往海运在途时间大为缩短,我的生意越做越大,已经做到了全球。”
 
  近年来,随着回程的中欧班列越来越多,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好的外力。吉利义乌新能源整车项目总监金国君坦言:“进口部件空运周期短但成本高,海运成本低却周期长,权衡之下,中欧班列成为更合适的选择,运费不及空运的1/4,运输时间则比海运整整少了1个月,大大缩短了研发试制周期,有力推动了吉利义乌新能源整车项目尽早投产。”
 
  截至目前,义乌始发终到中欧班列运营线路已达到12条,联通了亚欧大陆37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前7个月累计开行404列,发运33452标准箱,发送量同比增长211.1%,进一步释放出浙江外贸出口新动能。浙江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3.3%,高于全国、领先东部。
 
  建设最美路 守好水山画
 
  在被誉为“大花园”的浙江,青山如黛、绿水潺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美丽浙江、美好生活正在成为现实。
 
  建设美丽铁路既是服务美丽浙江建设,又是建设美丽浙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安江,如同一个巨大的冰箱横卧在长三角怀抱,让炎炎夏日里的浙江建德拥有17摄氏度的江水、17摄氏度的气温。
 
  沿江而上、串联起包括7个5A级景区等在内的“黄金旅游线”——杭黄高铁,已于2018年底开通运营。在项目建设期间,参建单位秉承“生态杭黄、绿色杭黄、文化杭黄、旅游杭黄”的设计建设理念,提早谋划安排,精心组织实施,“一洞一景”“一处一景”“一站一景”的美丽景观长廊跃然浙西、皖南山水之间,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交相辉映,与美丽山川、美丽人居有机融合。
 
  “美丽杭黄”开通运营以来,何琪峰忙得不亦乐乎。他在海拔500多米的文昌镇王家源村开起了民宿。以前,交通是大问题,客人几乎都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如今由于文昌镇紧挨着杭黄高铁千岛湖站,他发现不少人白天在杭州上班,下班后坐高铁来此过夜。
 
  前不久,同在青山绿水的浙西,另一条经济大动脉——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高铁全线建成通车。一列列奔驰的高铁列车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安吉画出一道美丽曲线。
 
  项目建设期间,广大建设者按照“依法合规、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绿色发展”的环水保工作思路,全面开展“来时青山绿水,走时绿水青山”主题活动,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从建设源头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铁路,如今线路所经之处山川绿、江河清。
 
  沿着浙江湖州太湖路,10分钟左右就能从繁华的市区抵达南太湖边,这里也成为湖州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在南太湖畔工作了24年的太湖旅游度假区旅游局原副局长李东民说:“如今,湖州的绿色智造、绿色金融风生水起,已经打出了绿色发展的品牌。”
 
  6月5日,作为环太湖轨道交通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至苏州至湖州铁路开工,这是铁路部门为加快完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交通网络布局精心打造的又一条标志性城市走廊。这条全长约16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建成后,将形成一条具有浓郁江南水乡特色的休闲旅游黄金线。
 
  一条条生态高铁向前延伸,一个个新建项目纷纷落地。截至去年底,浙江陆域地级市全部通达动车。《浙江省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指出,到2022年,浙江境内铁路总里程达4000公里,其中快速铁路达2000公里。
 
  铁龙舞山水,之江入画来。四通八达的钢铁动脉延伸在这片10.55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铁路部门践行新发展理念,奋力书写着迈向全面小康的答卷。